机构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编制管理

探索推行周转制度,激活编制“一池春水”

发布日期:2023-09-14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市委编办立足改革发展稳定新形势新要求,秉持“总量控制、统筹使用、有增有减、动态平衡”的原则,积极探索推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周转使用管理制度,着力谱好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提升“三部曲”,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在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支点”作用。

       以科学调编“前奏曲”,建好“周转池”。深学笃行党管机构编制原则,制定出台《宜兴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周转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围绕全市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保障重点领域重大任务、满足人民群众民生需求。以存量盘活、资源挖潜为突破口,集中全市待分配的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回收职责弱化机关事业单位的零散闲置编制,利用机构改革、体制改革等契机精简收回编制,多措并举将“碎片化”的编制资源集约整合,建立编制资源循环流动的“周转池”,有效破解“无编可用”与“有编无用”的“资源固化”矛盾。

       以靶向配编“进行曲”,用好“周转池”。坚持需求导向,对周转编制实行单列管理、专编专用,将“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突出向中心工作、人才工作精准投放。严格按照“书面申请—组织论证—研究明确”的程序,优先将周转编制配置到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大改革或重要工作任务的单位,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补充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和市公开选调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选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事业编制的单位,以及人员年龄老化等原因导致结构明显不合理、急需优化的单位,灵活调配使用、弥补编制缺口,真正把编制“周转池”用在“刀刃”上。

       以高效管编“协奏曲”,守好“周转池”。建立周转编制管理台账,明确使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情况特殊的经审定可延长至5年,将使用人员纳入实名制统一管理,实时跟踪人员、编制使用状态,严禁其他人员挤占、挪用周转编制,以“人走编收、空编即抵”的方式,实现编制资源顺畅流转。建立周转编制督查评估机制,定期会同市委组织部、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对使用单位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周转编制使用效益进行追踪问效,将评估结果作为收回、调整、继续使用周转编制的依据,确保编制“周转池”放得出、收得回、转得动,切实发挥其缓解亟需、保障重点、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