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三字诀” 助力教育 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系统编制资源配置,宜兴市委编办始终秉持教育优先发展思路,高度重视、认真谋划,扎实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各学段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全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机构编制保障。
“统”字为先,打好调查研究“基础牌”。与市教育局紧密联动,通过实地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就全市教育系统教职工编制管理的现存问题进行充分交流,听取市教育局分管部门对教职工编制核定和调整的意见建议,重点摸清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基础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各学段不同学校的办学规模、在校师生数量、编制调配现状、发展方向趋势等方面的情况,全面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综合考虑自上次核定教职工编制以来相关政策要求、实际操作口径的变化,为科学合理核定各学段教职工编制做好前期准备。
“实”字为基,打好灵活用编“保障牌”。根据《关于推进宜兴市教育系统“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按照全市教育系统人员编制“总量备案管理,集中统一分配”的原则,结合生源变化现状,重新核定各学段教职工编制总量9000余名并按学段进行分配。在此基础上,对市教育局赋予用编自主权、简化用编程序,由市教育局对核定的编制总量进行统一管理、统筹调配,依据各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在同一学段核定的编制总量内调配各学校的教职工编制数,同时报市委编办审核备案,实现编制有效分配、高效使用,最大限度地保障全市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所需要的编制。
“活”字为要,打好动态调整“长效牌”。严格执行省委编办和省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挖潜创新强化基础教育教职工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以2年作为教育系统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周期,积极建立教职工编制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对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的突出作用,加强与市教育局的协同工作,跟踪掌握编制运行情况,通过立足实际、科学研判、合理增减、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全市教育系统教职工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以高质量机构编制管理护航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