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街道“五治融合”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宜兴市宜城街道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宜城实践,突出重点、增强实效,围绕“五治融合”发展要求,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是以“政治”锚定方向。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队伍体系,打造“1+35+210+1319”的网格分布格局,探索实行“一个中心、二张清单、三项积分、四大激励”网格运行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社区书记项目、党建联盟等工作,调动各类党建资源和治理力量向网格化管理倾斜,推动网格力量多元化。
二是以“法治”提供保障。建设完善“社区一片警一网格一法律顾问”的法律服务体系,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制宣传、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零距离法律服务,专项组织开展多场次政策法规集中宣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为基层治理提供法治“护航”保障,为辖区持续稳定发展和建设平安宜城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以“德治”教化润心。为加强和谐街道建设,丰富群众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感,打造“共享宜城 让爱循环”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组建志愿服务队63支,汇聚爱心商户2000多家。通过文明评选、文体娱乐活动,融入德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传统美德,选树先进模范典型,引导广大群众争做文明新风尚的倡导者,充分展示街道治理现代化新气象。
四是以“自治”强基固本。整合街道各类资源,推进和规范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构建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协商工作体系,搭建群众议事协商平台载体。深入开展群众说事、妇女议事等活动,促进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常态化开展网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五是以“智治”高效支撑。 打造街道综合指挥中心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多平台有机融合,构建社区(村)、街道、市三级联动处置体系,实现“发现、分派、处置、核查、结案”工作闭环。打通公安“雪亮工程”,建立“吹哨报到”数字系统,健全社情民意快速响应机制,实现“一中心汇聚、一平台指挥、一系统集成”目标。